加拿大拒簽告別調檔,美簽重啟保證金!北美出行必看
“拒簽了?可到底為啥呀?”“辦個簽證還要先交一筆押金,這錢能退回來嗎?”如果你正計劃著去加拿大/美國,這些問題或許會在你腦海里盤旋。
近期,加拿大和美國在簽證管理領域均推出了重要政策調整,這些舉措既體現了兩國對簽證流程透明度與規范性的重視,也為計劃跨境出行的申請人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引。
加拿大拒簽不再“霧里看花”拒簽理由一目了然
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于2025年7月29日起實施一項重要服務升級:針對部分簽證申請的拒簽案例,將隨拒簽信主動附上簽證官決定記錄(Officer decision notes)。這一調整被IRCC視為“持續改進服務、提升透明度”的重要舉措,為申請人帶來了切實便利。
▽政策核心內容
適用范圍:分階段覆蓋多種簽證類型,首批包括
•臨時居民簽證(TRV)(不包括電子旅行授權(eTA和臨時居民許可(TRP))
•訪客記錄(Visitor Records)
•學習簽證(Study Permits)
•工作簽證(Work Permits)
后續將逐步擴大覆蓋范圍。需注意,目前通過新版IRCC門戶網站提交的申請暫未納入該機制。
獲取方式:申請人或其授權代表無需額外申請“調檔”(此前需通過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request獲取),拒簽信中將直接附帶相關記錄。IRCC可能基于安全、隱私等因素對記錄進行部分刪減,但核心決策依據均會明確呈現。
▽積極意義
這一政策徹底改變了此前“模板化拒簽理由”的模糊狀態,讓申請人能清晰了解被拒原因,為后續調整材料、再次遞簽提供了精準依據。對于留學生、探親訪客等群體而言,透明化的流程不僅減少了信息獲取成本,更增強了申請準備的針對性,有助于提高二次申請的成功率。
美簽保證金試點計劃重啟規范流程兼顧合理需求
近日美國國務院在聯邦公報發布公告,宣布重啟“簽證保證金試點計劃(Visa Bond Pilot Program)”,自2025年8月20日起生效,為期一年。該計劃旨在通過經濟約束機制減少簽證逾期滯留,同時兼顧合規申請人的合理出行需求。
☆先交押金別慌,這筆錢能退!
適用對象:首批針對非洲的馬拉維和贊比亞等特定國家的B-1/B-2商務或旅游簽證申請人,未來可能根據情況調整名單(新增國家將提前15天公告)。已加入“免簽計劃”(VWP)的42個國家(多為歐美及部分亞洲發達國家)公民不受影響。
保證金標準:根據申請人情況,收取5000、10000或15000美元不等的保證金,如申請人在簽證有效期內按時離境、成功入籍或在美期間離世,保證金將予以退還。
補充政策:2025年10月1日起,美國將新增“簽證完整性費”,每位非移民簽證申請者需繳納250美元,守規離境者可申請退還。
☆新政有哪些影響
從數據來看,中國內地游客2023財年的簽證逾期滯留率僅為1.81%,遠低于10%的風險門檻,暫時不在受影響范圍內。
該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通過規范流程減少非法滯留,對符合條件、行程合規的申請人而言,雖增加了一定的財務準備環節,但保證金和完整性費的可退還機制保障了合規者的經濟權益。
此外,試點計劃為期一年,美國國務院將根據實施效果評估是否常態化,體現了政策的靈活性與審慎性。對于有赴美需求的申請人,只要確保材料真實、行程明確、遵守簽證條款,即可平穩應對政策調整。
理性看待政策調整精準準備提升成功率
加美兩國近期的簽證政策調整,本質上都是為了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與規范性。
加拿大通過增加拒簽透明度,為申請人提供了“知錯能改”的清晰路徑;美國則通過針對性的約束機制,維護簽證體系的嚴肅性,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合規出行的影響。
對于計劃跨境出行的個人而言,建議密切關注政策細節,根據目標國家的要求精準準備材料——加拿大方向需確保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與邏輯一致性;美國方向則需重點關注行程合理性證明,確保符合簽證條款。
只要基于政策要求做好充分準備,就能更高效地實現跨境出行目標,開啟順利的海外旅程。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