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出發,為的是讓孩子慢慢來
加拿大一直是很多中國家庭關注的留學目的地,相比于英國,美國,澳洲等國家,加拿大在其教育質量,安全環境,移民政策等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穩定的K-12公立義務教育體系,多元包容的社會文化,優美宜人的自然風景環境,溫和的移民工簽政策以及性價比更高的學費都是加拿大一直以來的閃光點。
近年來,“低齡留學”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相比于傳統的本科階段或是研究生/博士生階段出國留學,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考慮:“既然我的孩子決定未來要出國讀書,那究竟什么時候出去最合適?”
答案其實很簡單——越早規劃,越早適應,越輕松,越主動。
誠然,不同階段出國需要面臨的挑戰是不一樣的,但放眼全局來看,低齡的孩子們是接受新文化,新語言的黃金期,也是總不容易產生排斥和文化沖擊,且學習壓力最輕的時候。
語言是融入海外學習生活的第一道大門檻。低齡小留學生們大多還處于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來到純英文環境中可以讓他們以極快的速度掌握語言,甚至趨同或是無限趨近于母語水平。對于年齡大的留學生來說,英文就像是永遠停留在“學”的狀態,而錯過了“習得”的機會。
教育體系的過渡需要時間。加拿大的教育體系更自由開放,同時也意味著更強的自主性,鼓勵互動討論,項目實踐,并且極為看重批判性思維。“老師不講答案,ppt上沒有筆記重點可以記錄,課堂討論很多而且要打分”都是留學生們在適應階段常見的焦慮點。很多高中高年級或是大學階段出來留學的學生們,會經歷不短的文化沖擊期,一邊適應純英文教學,一邊努力適應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對于這個年齡段開啟留學生涯的學生們來說,社交孤獨和學習困惑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年級越高,學術壓力越大。在加拿大讀書,年級越高,課程越有挑戰性,課業量變重難度變大,進入本科后更是出了名的“寬進嚴出”。很多過來人反饋道:“高中最后兩年的壓力明顯增加,但是進入大學后的壓力和難度更是翻了倍”。在急需適應語言文化和教育體系的基礎上,課程難度和節奏的陡然提升無疑會給國際留學生們帶來更大的壓力,如果能夠提前完成英語轉換和思維轉型,到了關鍵的高中階段就可以把精力更多投注在選課,升學上,讓學習生活更從容,錄取結果更滿意。
大學申請邏輯與國內不同。加拿大沒有“高考”,高等院校們都采取“申請錄取”制度。學生們在高中階段的綜合表現,是大學們在決定是否下發錄取通知書時重要的參考內容——包括學術成績,選課方向,興趣發展,課外活動,相關競賽等。各類活動和項目需要時間來參加,一份豐富有力的申請需要提前準備和打磨。
出國留學的時間點很重要。A同學高二來到加拿大,因為國內基礎扎實,僅花了一年的時間適應課堂,補英文,已經是高效推進的狀態,但最終還是因為時間緊迫,沒能達到理想大學的錄取要求。B同學7年級來到加拿大,從容適應英文和教學方式,有充足的時間累積GPA,參加校內校外各類相關活動,打造滿意的申請材料,順利進入多倫多大學工程系。他們的能力并無本質上的差別,誰先進入節奏,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早點出發,為的是讓孩子慢慢來。選擇低齡留學,并不是“跑得快”,而是“走得穩”。學生越早在海外生活,學習,他們越能用自己的節奏掌握未來,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并且為之努力。作為家長,為孩子選擇的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種面向世界的生活方式,是給了孩子真正的選擇。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