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海歸的就業形勢也變得空前嚴峻。根據國內權威招聘機構的數據,2019-2023年畢業的留學生中,有96%的學生都有回國的打算,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好好利用我們的應屆生身份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大廠、知名機構甚至很多機關單位招聘的時候都喜歡要應屆生。留學生的應屆生身份該怎么算呢?
國內外學制不同,畢業時間也不同,學生們開始留學的年齡其實也很不同,所以這部分的判定也比較復雜。應屆生身份是怎么界定的?應屆生身份又到底有什么用?
1、應屆生身份界定
1)應屆生是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態的學生
2)或者是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的
*擇業期:國家層面規定的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3年,都按照應屆畢業生對待。但是國家規定的“應屆生”只針對國內的畢業生。留學生并不按照這個方式來界定!
教育部留學中心規定:留學回國人員不分應往屆,也沒有三方協議,由用人單位界定是否為應屆生,而你的畢業時間以畢業證上為準!
因此,如何界定留學應屆生要看公司的規定,不同公司對留學生的應屆定義都不一樣。一般來說,企業都會在招聘簡章里說明,該招聘面向【XX年XX月至XX年XX月】期間畢業的同學。
2、國內企業招聘時間線
清楚了留學生身份的界定方式,接下來就是規劃求職時間線了!下面是國內企業招聘時間線供大家參考:
1月-2月:春招提前批
這一批次需要大家隨時關注企業官方通知,以免錯過網申時間。
1月-3月:寒假實習期
如果秋招沒有順利拿到offer或者因為畢業時間問題無法參加秋招,則可以選擇這個時間段回國實習。
2月-4月:春招高峰期
大部分企業會在這期間開放春招網申通道。同時也會有很多線上線下雙選會。
4月-5月:春招offer發放
春招節奏比較快,到了4、5月份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陸續發放offer了。
5月-7月:暑期實習期
如果在此之前沒有過實習經歷的同學,可以爭取這個時間段尋找實習單位,也能積累網申和面試經驗。更重要的是,這個時間段也是用來備戰秋招的時間,需要開始密切關注企業動態,提前做好準備。
6月-7月:秋招提前批
隨時關注企業官方通知。
8月-9月:互聯網秋招期
這個時間段的秋招以互聯網公司居多,尤其是頭部互聯網公司秋招大多呈現出提前的趨勢。
8月-10月:秋招開啟
四大、快消、醫藥等行業陸續開啟秋招。
9月-11月:秋招高峰期
銀行、地產、能源石化、汽車、國企央企、金融咨詢、物流航空等行業秋招高峰期。
10月-12月:秋招offer發放期
傳媒、證券等行業這個時候還有很多在秋招。
12月之后:秋招補錄/春招提前批
每年的12月份各大公司的秋招補錄都是高峰期,同時會有部分企業和大廠搶人開放春招提前批。
國內的大城市為了引進人才,對留學生開出了直接落戶政策,如上海不久前更新留學生落戶政策: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沒有要求,來滬全職工作,符合留學生落戶的基礎條件就可以直接落戶上海!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職來本市工作并繳納社保滿6個月后可申辦落戶,取消社保繳費基數要求。部分地區還有“生活補貼”,可以打電話到當地的人力資源局進行相關咨詢。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