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類專業研究生申請是非常熱門的,一方面是因為金融類專業大都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和薪資水平,另一方面,多數商學院研究生專業都不要求本科專業對口,這就使得很多不喜歡自己國內本科專業的同學,有了借出國讀研之機轉向熱門專業的機會。
在美國,商學院通常被稱為“School of Business”或“School of Management”,內設金融、會計、市場、物流、貿易、管理和信息系統等專業方向。就畢業生起薪水平而言,金融一直是當仁不讓的No.1。美國Top 20名校范德堡大學金融類專業研究生就業第一年的平均年薪為59318美元,金融專業“錢景”之廣闊由此可見一斑!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金融理科碩士,簡稱MSF)是美國最常見的金融碩士學位,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學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羅切斯特大學、波士頓學院、伊利諾伊香檳、賓夕法尼亞州立、凱斯西儲、普渡大學和特拉華大學等等。少數學校如馬里蘭大學,專業名稱為MFIN (Master of Finance),但其本質與MSF無異。
MSF學制大多在一年或一年半之間,多數學校同時接受GMAT或GRE成績,個別學校僅接受GMAT成績,如佛羅里達大學和雪城大學;同時,多數學校鼓勵但不強制要求工作經驗(學生可用高水平的假期實習經歷來為自己加分),少數學校則非兩年以上工作經驗不能申請,如布蘭迪斯大學和康涅狄格大學。
除MSF之外,比較常見的美國金融類專業還有“數理金融”或“金融數學”(如卡內基梅隆的Computational Finance、紐約大學的Mathematics in Finance和波士頓大學的Mathematical Finance)以及“金融工程”專業(如密歇根安娜堡和加州伯克利的Financial Engineering,該專業通常只接受GRE成績),此外還有舊金山大學的“金融分析”(Financial Analysis)、亞利桑那大學的“金融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金融風險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等等。學生在選擇學校與專業時不妨拓展一下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多接觸和對比一些金融相關專業,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美國還有為數眾多的商學院(如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將金融專業設在MBA框架之內。由于MBA都要求工作經驗,并不適合應屆畢業生選擇。但對于那些已有若干年工作經驗,并希望在出國深造之后從事管理工作的職場老手來說,MBA框架內的商科專業或許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碩士雖然不要求本科專業對口,但通常都會要求申請人在本科階段擁有優異的數學(線性代數和微積分)以及概率和統計學成績;金融工程專業則更看重學生本科的計算機(C++)成績。學生如果在本科階段沒有學過這些課程(或是雖然學過但成績不佳),則有可能被要求在入讀研究生課程之前先行補修相關基礎課程(如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就規定:凡是需要補修基礎課程的學生,碩士學制為三個學期,總學費52065美元;而無需加讀此類課程的學生,學制僅為兩個學期,總學費44055美元)。
最后,美國金融類專業研究生申請在選擇學校時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弄清楚不同院校的招生規模,以防因競爭過于“慘烈”而碰壁。例如,威斯康辛麥迪遜的全美綜合排名Top 50,商學院排名Top 30,名次倒是非常理想,但其MSF專業學制兩年,長于多數院校的同類專業,時間成本偏高,并且每年僅招收區區五六名新生,因此我不建議大家去碰這個釘子;相比之下,加州伯克利的金融工程專業每年招生60-70人,屬中等招生規模,國內優秀學生的機會較大;而舊金山大學的金融分析專業每年招生人數超過200,錄取機率無疑更大。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